《Science Direct》最新研究揭秘干细胞修复子宫内膜损伤的机制发表时间:2024-08-15 17:40 子宫内膜是子宫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胚胎植入和妊娠维持提供必要的“土壤”。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是一个高度再生的组织,在月经周期中进行动态的,周期性的生长、分化、脱落和再生。 ![]() 然而,子宫腔操作、感染和炎症都容易使子宫内膜发生严重损伤,再生修复困难,直接导致闭经、不孕、流产或其他严重症状。 2014年,国内新闻媒体报道了9名重度子宫内膜损伤患者首次接受干细胞修复子宫内膜术,术后5名患者获得妊娠,并且先后已有3名患者成功产下婴儿,这标志着干细胞移植修复子宫内膜具有临床可行性,是世界再生医学领域的重要成果。 ![]() 从细胞层面来看,子宫内膜损伤发生是由于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活力降低,甚至经历细胞凋亡,从而诱导子宫内膜萎缩和子宫内膜稳态的破坏。而子宫内膜损伤激活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又抑制了子宫内膜血管生成,进而阻碍子宫内膜再生。更重要的是,子宫内膜严重损伤通常是不可自然逆转的。 ![]() 子宫内膜厚度仍是目前临床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指标! 正常生育年龄女性由于血液中雌、孕激素的影响,子宫内膜的厚度及结构会随月经周期发生显著变化。 雌激素可促进子宫内膜的增生,孕激素可促使子宫内膜发生特殊的妊娠初期变化,或改变子宫内膜的性质,使之具有产生蜕膜的能力。排卵后随着孕激素分泌的增多子宫内膜由增殖期进入分泌期。 增殖期:也就是在月经周期的第5-14天,内膜从0.5mm增厚到3-5mm,有的可以达到8mm; 分泌期:也就是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内膜厚度可达10mm,个别可达14mm以上。 绝经期:绝经后由于子宫内膜萎缩,内膜厚度<5mm。 所以,子宫内膜厚度是否正常,要根据月经周期哪一天做的检查以及是否绝经来判定。 薄型内膜意味着土壤不够肥沃,这就会失去胚胎种子种植的基础条件。 ![]() 对于子宫内膜薄的患者来讲,寻找薄型子宫内膜的病因并积极治疗、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非常重要。对妨碍胚胎种植的子宫内膜进行预处理,通过治疗使子宫内膜增加至正常厚度,将有助于提高妊娠率及活产率。 临床上,成功修复和重塑子宫内膜的关键因素在于子宫内膜的再上皮化和血运重建,其次,抗感染和炎症控制是优化子宫内膜新生的重要环境保障。但目前仍没有同时满足以上要求的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手术以及药物治疗都存在一些副作用或疗效甚微。 因此,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的治疗方法,以改善子宫内膜损伤患者的子宫内膜微环境和耐受性状态,从而提高这些患者的妊娠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将间充质干细胞附着在可降解的胶原支架材料上,结合宫腔镜技术分离宫腔粘连后,将支架材料和间充质干细胞的复合体移植到宫腔内,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覆盖子宫内膜粘连面,促进了子宫内膜血管组织的再生,术后3个月发现子宫内膜血运良好,实现了受损子宫内膜的功能性修复。 ![]() ![]() ![]() ![]() ![]() ![]() |